【新春走基层】花垣:养生猪、熏腊肉,搬迁群众创新路
文章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峰 林彬 时间:2024-01-29 15:40:49杀年猪、熏腊肉,这是湘西人的年味。花垣县民乐镇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吴清泉父子通过养猪、熏制腊肉,年产值达到30余万元,腊味销往全国各地,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父子俩正在挑选腊肉寄给远在深圳的客户(本组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林彬拍摄)
“帅哥,发个货,地址已经发你微信了,今天要寄到上海,都是老客户了。”
一大早,吴清泉便来到镇上邮局,今天他要马上把熏制好的腊肉寄到上海,让顾客及时吃上湘西正宗的腊肉,爱上湘西的味道。

民河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区 田仁峰摄
吴清泉原是花垣县民乐镇梳子山村人,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18年12月,作为村里第一批响应易地搬迁政策的农户,迁往民乐镇易地搬迁安置区民河社区,彻底告别了山高路远、贫困落后的生活。如何在安置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虽说镇上也有帮扶车间,但吴清泉更想自主创业、勇立潮头,把握搬下来后的大好局势。

吴清泉抱着自家养的小猪崽,喜笑颜开
“我们村里面也没什么产业,我就想通过养猪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从而也能给家里面增加一点收入,所以我这个想法也是一直坚持到现在。”吴清泉告诉记者。

精美包装的腊肉
从大山走出来的吴清泉,更懂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第一年,吴清泉尝试性地养了80头生猪,年底熏制成腊肉,就赚了12万元的收入,相比“待在深闺人未识”,搬出来,也让吴清泉一家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吴清泉一家人在搬迁房里吃着晚饭,其乐融融
“从山上搬下来我觉得很好,在山沟沟什么都看不到,也不方便。到这里太方便了,到镇上买东西,做什么都方便一点。最大变化就是我家又添上了几口人,有儿媳妇了,又有孙子了,还有产业,养猪,还有腊肉厂,我们自己就有烤房了。”吴清泉父亲吴仕文兴奋地说道。

吴清泉的腊肉烤房
吴清泉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腊肉烟熏工艺。走进吴清泉的腊肉烤房,肉香迎面扑来。在腊肉烟熏房,腊肉、香肠挂满房间,屋里燃烧着熊熊篝火。
“今年我陆续熏了有八千多斤腊肉,现在已经卖出去五千多斤。这是我刚刚挂上去的,大概有两千多斤,是用松柏树熏的,熏出来的腊肉口感非常好,春节期前就可以送上餐桌了。”吴清泉说。

肉质美、香味醇的腊肉
自2018年,吴清泉家的腊肉开始生产以来,由于其生产的腊货产品口感好、肉质美、香味醇,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年,吴清泉一家仅生猪、腊肉香肠收入便突破30万元。除了供应十里八乡的群众之外,深圳、上海、长沙等地的订单也络绎不绝。

吴清泉父子正在打包腊肉
“现在邮政可以到我的家里来接货,因为我家的产业做得越来越大,我们一天要销上几百斤的腊肉 ,以后我要把我的腊肉再做好点,做得更好吃,再把猪场扩大,我还要养跑山猪,它是吃天然的草,把跑山猪养大了以后用它烤腊肉,更受老百姓欢迎,更受老顾客欢迎。”吴仕文告诉记者。

民河社区村民们悠闲地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置办腊肉寄以乡愁,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在时间长河里融入乡情的眷恋,也为湘西特色增添了必不可少的乡土气息。
“我们这里常说,吃上腊肉腊肠就算是过年了,作为一个湘西的年轻人,我有必要守住这份年味,留住这份乡愁,我会继续在这条产业发展的路上继续做得更好,走得更远。”吴清泉对未来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