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花垣多措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兴 致富道路宽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  时间:2023-11-01 11:23:56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近些年来,花垣县积极探索“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2022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5280万元,所有村均超过10万元,形成产业和企业共成长、村民和村集体齐增收的良好局面。

麻栗场镇沙科村以“稻鱼油”综合种养项目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图为游客在沙科村油菜花海观光拍照。

 

花垣县构建“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发展黄金茶产业。图为石栏镇猫儿坡村村民在田野采茶。

聚焦市场需求育产业、选企业。把村企资源匹配好、长短相宜结构好、产业就业兼顾好作为村集体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标准,228个村(社区)与79家涉农经营主体达成合作,构建“种植+养殖、培管+套种、产业+劳务”多业融合的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严把行业推荐关、群众评议关、投入比例关,将行业负面评价比较多、“四议两公开”不通过的企业列入负面清单,明确合作企业投入必须占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50%以上。定期查验投入履约率、行业好评率、分红到位率,对行业好评率较低的企业预警提示,对分红不到位的限期整改,到期整改不到位的清算退出。

吉卫镇水洋村村民在支部带领下,大力发展吊瓜产业。图为党员和村民采摘吊瓜。

 

花垣镇兴农园社区采取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蔬菜特色产业兴旺之路。图为村民在蔬菜基地管护大蒜。

 

龙潭镇龙潭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服装产品加工厂,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图为当地妇女在赶制订单服装。

聚焦互利共赢建机制、联利益。推行基地共建、标准共守、品牌共创,全县建成10万亩茶叶基地、3万亩蚕桑基地、年产百万羽乳鸽基地等“种养加”基地375个。推动村企、三产、产才融合,所有村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搭乘空港新区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快车,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选派287名科技特派员等对村集体产业项目全覆盖帮联。以惠民为根本,坚持短期项目按次分配、长效项目递增分配、合资项目按股分配,全县4.5万亩村集体茶园委托给16家企业主体经营管理,企业按标准给村集体分红。

民乐镇响水村以种桑养蚕助推村集体增收。图为村支书麻巴梓(中)与村民一道采收蚕茧。

边城镇和平村培育壮大柑橘产业,推进村集体和果农“双增收”。图为果农正在为柑橘树梳花。

 

石栏镇岩科村“两委”根据村情民意,创办新品种油茶基地。图为村干部和村民将采摘的油茶果装袋。

聚焦持续发展强保障、防风险。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计划,成立县乡村三级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一体推进乡镇党委书记和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抓集体经济,聚焦8大主导产业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83个。推出茶叶贷和乡村振兴贷,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授信全覆盖。实行村社分账管理,聘请第三方财务公司为全县村(社区)联合社及其名下独资公司管理账务。引进保险公司,县财政对规模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全额投保,并承保茶、牛、烟等10种险种。对龙头企业故意拖欠村集体分红等问题,及时派出工作组督办;对不能兑现分红的,通过法律途径确保村集体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