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长潭村:小菌菇“蘑”力足,“钱”景好
文章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3-10-14 15:31:13
花垣县长乐乡长潭村云雾缭绕,风景如画。(本组图片均由宋显金拍摄)
雨后的花垣县长乐乡,远山如黛,云雾缭绕倍添诗情。在Y135乡道长潭村路旁,一排一排黑色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大棚,一根根菌棒层层叠叠,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个头饱满,甚是喜人。

赵明(前)正在菇架前指导村民采摘香菇
“ 采菇,我们要采这个一级菇,尽量采这个菇脚(柄蒂),捏这个菇脚(柄蒂),不要抓菇头,采出来才能保证质量。”一大早,金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副总赵明就来到长潭村香菇种植基地,指导基地务工村民采收香菇。

村民田菊(左)与同伴抬着刚采收的新鲜香菇,脸上洋溢着的喜悦笑容
10月中旬,香菇进入采收期,整个采收最迟可以持续到明年5月初。连日来,一朵朵品相良好的香菇经过基地务工村民的手,被采收进框,冷冻储存。
“之前我们都是冬天接种(菌种),因为冬天温度低,成活率才高。长期来,基地都面临着夏天无法制作菌种的难题。后来,我们引进了花垣县金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实现了夏天也可以接种(菌种)。这些都是我们夏天接种的成果,这个菌棒可以达到1.5到2斤的出菇率。”长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新杏拿起菌棒向记者介绍起夏天制作的菌种,这批菌种要在棚里存放90天左右,待菌丝布满菌包,就可以上架出菇了。

个大饱满的香菇
2022年,长潭村引入花垣县金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该公司的技术优势,解决了夏季香菇菌种接种的难题,双方携手撑起香菇“致富伞”。

长潭村香菇基地菌种培育棚
“今年,我们长潭村光香菇种植这块,年产值预计就有八九十万元。因为今年的行情特别好,目前市场批发价是6元一斤。每棒可以产两斤香菇,这么算下来,我们一个棒就有十多块钱收入,减去成本,利润相当可观。”吴新杏掰着手指算了算账,脸上露出了笑容。
近年来,困扰长潭村香菇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里对于香菇的长远发展更具信心。今年,长潭村投入50余万元发展香菇产业,上架菌棒十万棒,种植地菇两万棒,预计年产鲜菇16万斤。

罗来金(右)与吴新杏(左)在地菇种植大棚查看香菇长势
“地菇的优势是便于管理,技术要求比较低,有闲置的土地就可以利用来种地菇,产值和架子菇的产值是一样的。我身边的这些地菇都开始冒头了,再过两三天就基本上全部长出来了。”在近期刚采收过的基地地菇种植棚里,金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罗来金与吴新杏一边查看地菇长势,一边讨论着地菇的种植经验。

基地务工人员穿梭在菇架前,采摘香菇
眼下,正是香菇采收的黄金期,架子菇大棚内,一派喜庆丰收的景象。村民田菊和同伴穿梭于菇架前,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
“我到这里做了五年了,每个月收入都有两千多到三千。可以照顾家庭,又照顾小孩,相当满足。”基地务工村民田菊笑着说道。

丰收“喜”在脸上
长潭村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充品种,加快技术储备,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我们计划再发展10亩面积的松茸种植和两万棒木耳产业。专业养菌棚建设有望年内动工,养菌棚建好后,就解决了基地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和兄弟乡镇一起发展食用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