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吉卫镇:念好三字经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文章来源:湘西党建 作者:  时间:2022-05-10 10:58:01
 
 
 

        花垣县吉卫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花垣粮仓”的“压舱石”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念好“准、实、新”三字经,全力挖掘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吉卫镇平均海拔880米,辖13个村(社区)65个自然寨160个村民小组4122户19898人,全镇初步形成了烟叶、优质稻、茶叶、吊瓜、蚕桑、新种油茶、美人椒、黄牛、苗绣等九大产业,培育十八洞贡米、崇山卫贡米、苗脆脆吊瓜子三大拳头农产品品牌,2021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
        ——产业项目选择突出“准”字。产业选准,路子走稳,方向选对是产业推进的基石。一是高度重视,建立专抓产业队伍。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产业领导小组,明确村支部书记是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直接责任人,健全了镇、村两级工作网络。镇产业办组织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专项座谈协商会议11次,做到所选产业接“地气”,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快而实”。二是群众参与,增强主人翁意识。群众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在产业项目的选择时,由镇班子成员带头,乡村振兴工作队、村支两委共同参与,以入户拉家常、“院坝会”、党员大会等形式,组织召开产业意愿摸底会37次,参与群众达9700人次,覆盖全镇人口51%以上,问计于民、摸清意愿,真正把群众想发展、能发展、做得好的产业落实下来。三是因地制宜,聚焦产业特色优势。吉卫镇是纯农业乡镇,属高寒山区,产业选择上坚持既注重利用县里产业政策又结合吉卫实际,既做好长期统筹规划,又确保短期能看见效益,通过外出学习考察、科学规划谋布局、精准定位产业,把群众生产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群众认可度高的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产业项目推进突出“实”字。产业项目的成败关键在于落实,就是要种得下去、长得出来、能见效益,关系到各个环节无缝对接,不出纰漏。一是班子成员带头促。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的制度,要求每周下村指导2次以上,督查各村产业落实情况,对所联系村产业成败负重要责任。二是村支两委抓落实。把产业发展作为党支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纳入村支书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定期排名通报产业推进进度,对工作滞后的3名村支书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让村支两委肩有责任,身有担当。三是驻村工作队协力抓。驻村工作队侧重产业实施方案制订,完善产业报账资料,做细产业后期管理,确保产业资金安全,化解产业风险。四是党员领头带。以推行“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镇党员带头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凸显党员“领头雁”作用的发挥。
        ——产业发展模式突出“新”字。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注重调动和激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各方积极性、创造性。一是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厘清三方责任。为全面调动群众、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的积极性,在产、供、销方面切实转换三方角色,厘清三方责任,确保各个环节良性推进。即群众负责生产,确保能出产品;村集体负责组织实施,确保群众参与和资金安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市场,确保卖得了,能赚钱。通过转换三方角色,厘清三方责任,构建生产更有底气,新型经营主体产品上规模,村级组织能创收的三方共赢局面。二是明确利益分配模式。为保证群众、村集体收益,制定“六三一”利益分配方案,即村级产业年底收益的60%用于全体村民利益联结,30%用于产业后续跟进建设,10%用于村级公益事项建设,通过明确“蛋糕”分配方式,调动生产、组织、市场等各方积极性,实现产业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