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花垣县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系列报道之一——苗家汉子吴洪勇:敢为人先勇拼搏 返乡创业同致富

 文章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孙英  时间:2022-01-17 18:37:23

  

吴洪勇参加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擘画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时代图景。呼应了时代新发展,顺应了农民新期盼。花垣县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肩负着首倡之地应有首倡之为的政治责任,对标总要求,稳扎稳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县落地落实,书写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花垣篇章”。即日起,花垣县乡村振兴局特推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我县致富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敬请关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广阔的苗疆孕育了苗岭大山儿女雄浑豪迈的气魄,在这片充满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他们敢为人先、奋勇拼搏。

  本期主人公就是优秀的苗疆儿女一员,他是孩子的父亲,也苗岭大山的儿子,更是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花垣县康安箱包厂负责人吴洪勇,生于苗岭大山下的他传承了父辈的忠诚担当和厚道淳朴,赓续着苗岭大山坚韧不拔的毅力......

  摸爬滚打箱包厂,潜心钻研学技术

  “洪勇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他话不多,见人总是一脸笑意,特别能吃苦,他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回来办厂的,同龄中有这样的成绩,很了不起。”老天坪村妇女主任吴树珍边说边向我们比起点赞的手势。1月10日,笔者一行乘车沿着蜿蜒的公路来到湘西州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正好碰见正在村部值班的吴大姐,向她说明来意后,便为我们引路至距离村部约200米处的一栋两层高的楼房外,车停便见一楼窗户外悬挂着花垣县康安箱包厂招牌,在大门口看见一位个头不高,满脸笑盈的小伙子,他就是大姐口中优秀的青年。

  见我们的到来,他小碎步跑来跟我们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吴洪勇。”初见洪勇,着装朴素,话确实不多,还略带腼腆,给人真诚、踏实、质朴的感觉。

  “就在本月7号,我们刚和农业园区达成企业入驻框架协议,分期分步开展运营,首期计划投入5000万,运营生产时便可提供100到200个就业岗位.......”洪勇热情的向笔者介绍起今年和未来的规划部署。

  到今年,他已在浙江嘉善从事箱包行业14年,从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到自己当老板,从最初的14名员工发展到如今数百名,产值从40万跃至5000万。

  吴洪勇于1989年出生于劳务输出大县——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祖祖辈辈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家中三姊妹,家庭经济条件落后。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其一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缘故,亲哥哥吴洪波小学五年级辍学,帮助家里干农活以维持生计。其二家中父亲早年因阑尾炎做完手术,长时间不便从事劳动生产,年幼的他便和家人一起做农活、养鸡养鸭,每到赶集时,要步行一两个小时去麻栗场镇集市上贩卖农产品和鸡鸭以换取生活费用。其三,自己初一未读完也辍学。因此在他年少的心里早早就也打下了以后一定要努力出人头地的烙印。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让他变得脆弱,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让他领悟了生活的现实和努力的重要,领悟了成长就意味着责任,越成长就意味肩上的担子更大。

  面对现实,为了寻求生活出路,年少的吴洪勇便随着村子里的叔辈离开温暖的家、离开可亲可爱的父母,加入打工浪潮。改革开放后以万计的农民像迁徙的候鸟一般奔向发达城市,其中之一的吴洪勇,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浙江嘉善,开始了新的生活。

  打工并没有实现他完全致富的梦想,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最初工资400多元,自己仅留基本生活费,其余的寄回家。一直在流水线工厂辗转,3年里先后换了4家工厂,都是因为工厂经营不善被迫不停的换工作。2008年,在哥哥吴洪波的带领下进入了嘉善一家箱包工厂,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他格外珍惜,通过认真学习、钻研,一年下来他便熟练地掌握了箱包加工流程中的各项技术,成为一名熟练工。爱琢磨的吴洪波还多次向厂方提出了设备和产品质量的改进意见,受到厂领导的好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箱包生产也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

  意气风发苦创业,乘风破浪勇追梦

  吴洪勇随哥哥吴洪波一起在箱包行业摸爬滚打,经过3年的历练,沉淀了资源,收获了技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直接成为了长三角和沿海城市产品出口的催化剂,浙江嘉善县也成为了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和“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因为产品质量过硬,绿色环保,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法国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因此外贸订单越来越多,所在工厂常常是满负荷运转,也还是供不应求,工厂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扩大规模。外包便成了所在工厂老板的第一选择。其实两兄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机会,也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因为骨子里流淌着湘西男儿的不服输的精神,出去就是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哥俩儿主动找到老板说出承包订单的想法,并先后三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兄弟俩也算是赶上了好时代。平常在工作中的勤勤恳恳让老板决定把一部分的订单交给他们,一接到活儿,兄弟俩就开始张罗租厂房、买设备、请老乡,准备大干一场,花了所有的积蓄凑了10多万元,成立了代工厂。因为自己持有技术,再加之凡事亲力亲为,很快获得了第一桶金。至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创业十年来,从最初的14个员工发展到如今数百人,从一个代工厂发展至现今的十个代工厂,从最初的30多万产值做到现在的5000多万,并还在持续增长,员工工资也从最初的2000多元翻了两三番。这是一条破茧成蝶之路,说起这么多年来的经历,他眼里闪烁起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感叹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受挫折时也曾想放弃过,但是出生在大山脚下,大山的儿子练就了大山坚韧不拔的毅力,支撑着他勇往直前。2013年夏季,浙江嘉善遭遇特大洪水,来势汹涌,在完全没有预判的情况下,厂房被洪水顷刻吞没,设备和产品大部分浸水,花了两天时间转移设备、清理现场,损失惨重。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合作方因资金链断裂,一批100多万的货款不能按合约给付,对方给出了必要的理由,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筹资,只能答应分阶段结付。这令兄弟俩深感无奈,想到工厂日常开销、工人工资,每个月正常的开销就达40万元,因为洪灾重振工厂,已动用了一大笔资金,手头的流动资金想要撑起整个工厂,宛如元气大伤者的体内游走的一丝微弱气流。哥俩儿当时就一个念头“挺住就是一切,不能让打拼的事业这么付诸东流。”向亲朋好友借钱,东拼西凑,省吃俭用维持着正常的运转,大家相信他们兄弟俩儿的为人,纷纷慷慨解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合作方经过两年的时间,也把欠款结清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下来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合作的伙伴越来越多,订单井喷式增长,订单销往美国、日本数十个国家,产值也是持续千万级的递增。

  回想一路经历。“这么多年走来很不容易,一没文化二没背景,靠的都是扎扎实实的苦干,从最初的10几个员工,到现在上百个,我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我深知他们的不易,我想带着大家一起赚钱,让大家都有饭吃。”吴洪勇说道。

  回乡创业共发家,勤劳实干同致富

  在外拼搏的吴洪勇,时刻关注着乡亲,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关注着家乡的好政策。在他的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一家大型箱包加工厂,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他期盼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带领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通过新媒体的推介和朋友介绍得知2021年以来,花垣县在全力打造花园式现代化新花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作为第一选择,大力招商引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还出台了“招商引资十条”等丰厚的政策扶持,同时也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闻讯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政策,在稳定浙江现有加工厂的同时,决定回乡开办新的企业,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和资源带回家乡,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出一份力,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2021年10月,通过整合资源与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持续对接,立即得到相关县领导及园区领导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鼓励,在2022年1月7日同园区签订了企业入驻框架协议,分期分步进行投资运营,首期计划先投入5000万,目前正筹备厂房的规划设计和新公司的组建,预计到开春就可开投入运营,即可提供约100到200个就业岗位。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先富起来的吴洪波往年回村时,看到村里还有不少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也会及时伸出援手,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村民,他会优先把他们安排在自己浙江嘉善的加工厂工作。从2012办厂起,已先后安排上百名本村或者附近村镇乡亲就业。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家庭也逐步走上了致富路。除此以外,数十年以来,他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弱势群体,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送去一份自己的爱心。其实早在2019年,由于订单量的持续高位增长,考虑到加工厂实际发展需要,吴洪勇就有想过回乡办厂,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了用工难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订单却一直在暴增,同时考虑到家中父母日趋年老,也方便照顾家人,回乡的想法就愈加强烈,当即决定回乡开始进行试点,先后分别在花垣镇老天坪村、麻栗场尖岩村和保靖水田村创建三个试点工厂,投入约100余万元,有效带动当地60余名村民就业,工人月工资均可达2000元以上,有力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我在这里做一年了,每个月可以拿到3500多元,很开心能在洪波这里做事,谢谢他给我再就业机会,在家里做事方便照顾三个小孩儿和年老的父母,上班时间也比较自由,我很满意。”在老天坪村厂房里正在制作箱包的建档立卡户吴红花说道。目前在花垣镇老天坪村创建点,就有10余名工人,大多数都是通过村支“两委”推荐的附近建档立卡户或者其他户,其余创建点用工基本都参照这种模式,尽可能优先满足需要的村民。大家也都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并且为了更适应乡亲们的习惯,平时的上班时间也改成了弹性时间。家里有农忙的时候他们可以做农忙的事,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来工厂做事。“小时候家乡人帮助我不少,现在自己有机会也有能力,我应该为家乡的人民做点贡献,让更多留守在家中的劳动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吴洪勇表示,三个创建点2021年共支付工资100余万元。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切实增强了村民生活的信心、提升了村民生活的质量、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实质内涵。

  2021年12月7日,在花垣县乡村振兴局大力支持下,吴洪勇参加了由湖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湖南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

  “我没文化,学东西也很慢,平时只知道下苦力,以前都是做代工厂,属于粗放型经营,现在将开办新的企业,需要规范化管理,更需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所以我得知有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立刻报了名,没想到县乡村振兴局的领导对我如此关心,第一时间认定了我,给了我培训的机会,此次产业型培训是一场及时雨,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课,我很受启发,对工厂今后的发展思路更清晰了,信心也更足了。”谈及为期12天的学习,吴洪勇深有感触。对于未来,他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在加强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同时,会更用心的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当中,积极发挥好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指挥棒’的作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