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澎湖村:“四微”行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龙爱清  时间:2021-11-29 19:14:47

  

 

 

 

 

 

  整理庭院柴堆,砌筑花台围栏,清除路边杂草……初冬时节,走进花垣县麻栗场镇澎湖村,一处处忙碌的场景呈现眼前,这是该村党员干群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家园的生动写照。今年入冬以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四微”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微治理”。秉承“简约、生态、美观”理念,以家庭为阵地,从小院小户做起,动员群众对房前屋后的砖头、竹杆、木片、落叶等,进行全面清理;对室内卧室、厨房、生活用品,以及厕所、洗衣洗浴用具等,进行规范整理;对庭院的柴堆、农具、晾衣架和闲置物等,实行定置管理、整齐摆放;对村主道、村间道、村部广场等公共区域的整治,由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普通党员分段包干、组织实施;对村道扩改、河溪清淤整治,由村两委组织工程队统一施工。目前,该村完成垃圾及废弃物清理60多吨,整治乱堆乱放680余处,实施河溪清淤治理1200米,拓宽村道600余米。通过“微治理”,该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大改观,村容村貌有了大改变。

  建设“微田园”。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治理腾出的空隙地种树种菜。并在院坝沿边、入户路侧边砌筑花台、搭建栅栏,用于种植金银花等作物,发展庭院经济。目前,该村家家户户有小菜园、小果园,建成庭院小花园80多处,形成整洁有序、乡愁味浓、绿意盎然的“微田园”,既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又美化人居环境,还可为村民带来了一定收入,成为村寨的一道道靓丽风景。针对地处湘西机场航空港核心区,吉茶高速、机场高速互通枢纽的地域优势,村两委还按照“村集体+农户”模式,计划明年流转土地建立大棚蔬菜基地200亩,配套建设农家乐、民宿等设施,打造“微田园”综合体,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就地务工就业增收。

  打造“微景观”。聚力小微环境改造,力求以小景致、小布局、小造型,扮靓村庄“颜值”。重点对319国道近1公里路段两侧的“两违”进行全面拆除;统一风格和色调,用青砖、实木等,对40多户农房的墙面、地面进行全新改造,体现民族特色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打造成环保舒适、返璞归真的“微景观”,创造清新、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完成路边“两违”“空心房”和钢架棚拆除15处,5栋搬迁安置房正在施工。该村还规划修通环村公路5公里,并在沿线种上花草树木,形成四季有花、常年有绿的公路“微景观”,让村民感受美丽家园的魅力;在接续完成村内1200亩河溪清淤及“三面光”治理的基础上,沿河沟两侧种上花草树苗,配套休闲凉亭、公厕等,改造沼泽地,建设小公园、打造小景致,让昔日“臭水沟”变成草木青青、流水潺潺的靓丽“风光带”。

  凝聚“微能量”。对“互助五兴小组长”进行“岗位”管理,切实让无职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他们在环境整治中的监督指导和拆除“两违”、公共场所治理中的宣传劝导作用,凝聚他们的“微能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拓宽600米村主道涉及16户群众,每户需让地25平米左右,施工存在困难。村党支部组织4名互助小组长每人包4户,利用两个晚上入户宣传,做好思想工作,促成12户同意让地施工;对4户外出户,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多次联系沟通,他们最终答应无偿支持村里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将公共区域治理、保洁绿化等融入其中,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农户,年底按规定标准享受村集体收入分红,并纳入“文明户”“美丽农家”进行评选表彰,否则降低标准或不予分红,取消参评资格,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目前,该村村民义务投工投劳150多个,参与村主道、村间道扩改及杂草清除等工作,将个人的“微能量”汇聚成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引擎”。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