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小康路——花垣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新湖南 作者: 时间:2018-09-29 09:10:18

十八洞村千亩猕猴桃基地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百里苗疆,党旗飘扬。
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激战正酣,谱写着花垣人民的小康梦想。
近年来,花垣县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不断深化和拓展党建的核心内涵和外延,用实干作答时代考卷。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4372人,贫困村退出87个,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6%下降到11.4%。
“党建+责任+激励” 红色引擎促脱贫“强引力”
审时而度势,谋定而后动。花垣县委始终瞄准“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聚焦“主业”抓“主责”,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花垣县成立由县委书记牵头负总责、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的攻坚指挥部,全面推行“领导联乡、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结对”和驻村帮扶“2+3”攻坚机制,推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尽锐出战”的原则,精准选派骨干力量到全县221个村(社区)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6189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8857户,将最优秀人才干部放到攻坚第一线。研究出台《关于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集中全县人财物资源,全力实施精准脱贫“十项工程”,2017年累计整合投入3.1亿元用于精准脱贫“十项工程”。
同时,建立脱贫攻坚考核评价问责、脱帽不脱政策、一把手不脱贫不调整等机制,严格脱贫攻坚考核管理,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整治精准扶贫领域“雁过拔毛”等问题。明确用人导向,规定提拔4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必须有驻村帮扶经历,对扶贫考核结果靠前的党政主要干部给以优先提拔重用。今年以来,对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及作风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提醒、诫勉谈话70余人次,召回驻村干部10人,以高压态势倒逼干部想作为愿作为有作为。
“党建+能人+载体” 建强组织促脱贫“增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花垣县补抽乡合兴村通过发展烟叶、油茶、苗绣、养殖等“长中短”期产业,于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近年来,花垣县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强化正向担当激励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动力,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效应持续释放。先后通过从本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合作社负责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的办法,97名致富带头人当选贫困村支部书记,287名懂经营、善管理、创新意识强的致富能人进入“两委”班子;两批次公开选聘303名大学生村主干到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主干”全覆盖,全面充实一线攻坚力量。同时,建立健全基层经费待遇保障增长激励机制,乡镇运转经费、村工作经费、村支书报酬两年增长1倍以上,村党组织书记年均报酬提高到3.3万元,村年均运转经费超过16万元,走在全州前列。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为推动优秀干部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切实增强攻坚一线扶贫力量,花垣县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坚持向乡镇一线和脱贫攻坚一线倾斜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优秀年轻干部资源库,全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薪火工程”;在全州率先设立乡镇干部年人均一万元的脱贫攻坚单项奖,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扶贫办并配备专干2名以上,并将一定比例的乡镇副职面向乡镇站所长、村主干、大学生村官等6类人员定向选拔,政治经济双向激励激发基层攻坚活力。同时,积极创新脱贫攻坚服务新载体,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按照“简约型”“标准型”“示范型”三种类型新建、修缮村民服务中心134栋,在全州率先创新开发“湘西e路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平台,13个部门45个事项纳入线上办理,首批52个试点村于今年1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线上办结各类事项4517件,极大方便群众。并逐步推广运用到全县233个村(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充分融合,逐步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党建+扶志+扶技” 激发斗志“生动力”“拔穷根”
在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党支部通过牵线搭桥,先后成功与苗汉子公司、步步高集团进行合作,仅“飞地经济”千亩精品猕猴桃和十八洞矿泉水两大产业,2017年就实现分红124.23万元,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思想脱贫才能真正脱贫。面对贫困群体“等靠要”思想和缺乏脱贫斗志的问题,花垣县坚持扶志与扶智并举,注重党员带动与内生动力激发,着力探索“造血型”帮扶脱贫新路径。通过专题宣讲、集中培训、苗歌山歌、干部上门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身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事例,并将十八洞村党支部探索出的“道德星级化管理”、“五兴”互助(即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生活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生态互助兴家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县逐步推广,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切实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6月22日,全国首家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分校落户花垣,旨在通过培训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素质就业和实地就业。
9月5日,首批58名湘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蓝翔技师学院本部免费就读,蓝翔技师学院花垣县分校第一批95名学员培训班开班。
习得一门技能,才有信心脱贫。近年来,花垣县围绕“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目标,通过乡镇人才家园党支部培养发展党员能人,结合农村党员“冬春训”等开展村支书、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组建科技扶贫专家团、职能部门送技下乡、职业教育免费培训等形式,把技术培训办到田间地头、送进农家小院,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田金珍、村干部付仕春、“让妈妈回家”苗绣基地发起人麻正兵等一大批创业致富带动能人。并在长沙、深圳、济南等地设立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务工人员跟踪服务,有序输出贫困劳动力3万余人。
星火燎原燃壮志,脱贫路上党旗红。时下,花垣县31万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戮力同心“寻富路”“拔穷根”,在脱贫致富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书写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花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