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党员教育>理论动态

对花垣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来源:团结报 作者:杨清泉  时间:2017-07-04 14:55:47

  一、花垣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花垣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发展壮大村级特别是精准扶贫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初具规模。据统计,全县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99个,占总村数的45.62%,其中精准扶贫村村级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有2个,收入达4-10万元的有61个。二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多元化。除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外,有99个村积极利用本村资源、资产优势,通过采取发展村级优势产业、开办企业、出租门面、租赁场地、出让土地、发包山塘、水库、林场、荒山,发展乡村旅游等,拓宽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各村积极依托部门帮扶,坚持市场主导、自愿合作,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资源整合、整体联动,充分利用区域、产业和环境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虽然花垣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全县村集体特别是精准扶贫村集体经济总体上发展滞后,管理水平和质量不高。    

  1、村集体经济底子很薄弱。 2、村集体收入结构不科学、不平衡。 3、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不高。     

  二、制约花垣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生产要素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农民土地分散到户管理,村集体难以集中土地优势资源发展规模产业,简单生产难以统筹规划,规模生产要素难以向优势产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能人和大户集中,村集体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成型产业缺乏有效融合。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5家,其中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流转土地6.68万亩。德农、苗汉子、兴盛公司成功申报为省级龙头企业,特别是总投资50亿元、总面积68.5平方公里,涉4个乡镇27个村的国家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有31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入驻,村集体经济没有乘势而上,没有融入发展村集体经济。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少“能人”。受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影响,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导致多数村干部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缺乏经营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    

  三、加快发展花垣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科学规划发展    

  1、要立足市场谋发展。要吃深吃透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认真调研,科学研判市场,瞄准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养生集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的市场需求,规划好紫霞湖和农业园区建设;利用好“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里的亚麻酸带”优势,突出民族特色、生态特色,规划县内农产品“三品一标”认定时间节点,强夺市场先机;紧紧瞄准古村古镇乡村游市场,整体规划好蚩尤部落群景区。    

  2、要因地制宜谋发展。进一步厘清家底,理顺关系,对村集体经济的优势资源进行澄清,科学规划产业带,重点支持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旅游引领型、市场经营型等类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突出企业带动,抓住唐人神集团在我县投资5.1亿元,年计划出栏30万头瘦肉型苗猪、10万头湘西黑毛猪,配套年出栏3000头家庭养殖合作社150个建设项目,煜源油茶公司在全县10个乡镇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谋划好村集体发展。突出与农业园区、旅游产业村、优质大米带、矿区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    

  3、要创新思维谋发展。深入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和土地“三权”分置的实质,用好用活政策。村集体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方式把农村闲置的土地、林地、荒山和水塘等资源连片整合起来,再将这些资源整体出租或入股给大户、合作社和企业,整合使用,各计其功,村集体的资源租金或分红归村集体所有,村民的资源租金或分红归村民所有。建立村集体在农民与大户、合作社、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提高村集体管理地位,加强对闲置分散的土地、林地、荒山和水塘等资源的统一管理 。    

  (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发展    

  1、要提高重视程度,层层共抓促发展。在县、乡镇两级成立主要领导抓贫困村集体经济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发展对策。根据上级要求和乡镇实际,制定各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标,将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纳入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中和作为考核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村干部的重要指标。确定主抓机构和协管单位,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督导,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落地、项目建设落地,利益分配制度落地。    

  2、要建立考核制度,积极鼓励促发展。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报酬待遇增长挂钩机制,每年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给村干和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3、要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监管促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三资”监管制度,严防村官腐败造成村集体“三资”的浪费和流失。     

  (三)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规模发展    

  1、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出台《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村基层组织及返乡能人创建合作社、协会和企业等,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降低门槛,放宽入口,减省审批程序,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出台村级集体经济整合资源、资产和资金的相关政策,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需三资设立“绿色通道”。

  2、要加大资金帮扶力度。一是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帮扶力度,尤其是贫困村,建议每年拿出不低于3000万元的资金重点打造30个左右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二是拓宽整合三资广度。加大财政资金、扶贫资金、民族发展资金、金融资金等和各种资源资产整合力度自主发展村集体经济或以村集体持股的方式入股到合作社、协会、企业和公司等现代经济组织中发展种养业、旅游业、矿业等,产生效益前以租赁的形式付给村集体费用,产生效益后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给村集体分红,打造多种模式多元结构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三是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用于借贷、担保等,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     

  3、要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从农业、经信、畜牧、民宗旅文广新、食药工监等相关部门中抽调业务骨干组成集体经济技术指导小组,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智库和参谋助手,专门负责帮助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技术壁垒。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需要,聘请专家和相关行业能人贤士到产业基地开展实地指导,定期组织县内交流。加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加快推进农村阿里巴巴项目,打通农产品进城大通道。大力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和返乡能人参办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四)要突出示范带动,推进整体发展    

  1、要分类逐步推进。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推进、突出重点、逐步推广”的总体思路,根据各村集体经济现有量、自然资源、村班子力量等因素确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将物力、人力、财力倾向试点村,保障试点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为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开好头、铺好路。    

  2、要典型示范带动。在正确评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自然资源好、村班子力量强、产业基础牢、村集体经济收入高的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实行“强村帮邻村,强村带弱村”模式,辐射邻村,带动弱村。要在全县每个乡镇选取1-2点,办点作样,先行先试,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逐步实现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3、要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把群众基础好、政治立场坚定、致富能力强的能人选进村班子。同时,加强对村里的管理能人、产业带头人的思想教育,争取把他们吸收到组织中来。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他们公正、公开、公平的品质,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管得好、能发展。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