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垣党建网>先进典型>党建示范

贵州万山:村干部培训激活脱贫“神经末梢”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作者: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李杰  时间:2017-04-24 09:06:21
  今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头雁”作用,用好用活相关政策,抢抓精准扶贫机遇,贵州铜仁市万山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请上来”的办法,精准培训村干部,进一步激活脱贫攻坚“神经末梢”。

  走出去 拓宽视野取精髓

  今年初,敖寨乡组织村干部代表、致富带头人代表共计12人赴黔东南州、凯里市学习扶贫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和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等方面内容,通过考察学习,村干部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吸收了先进工作经验、发展思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准确把握了乡村旅游发展精髓。

  “我们村2015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杨氏宗祠遗址,木楼群落保存完好、具有侗族建筑文化风格、自然环境优美的侗家古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通过走出去学习,两河口村支部书记姚元会打算在“寨文化”上下足功夫,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与建设魅力敖寨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突出文旅结合、以文兴旅的工作特点,使旅游文化更加厚重,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新的文化支撑。

  “这次外出学习,让我对生态农业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了,加上我们已经形成的‘622’分红模式和成熟的食用菌产业链,我相信我们中华山村既能实现贫困户脱贫,还能形成自己特色综合体。”中华山村支部书记李云兵将打算围绕“中华山·相思湖”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集农业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

  引进来 传授技术强本领

  该区在了解和掌握村干部及致富能手、产业大户的迫切需求下,着眼于农村实用技术、种养殖技术等,结合村发展趋势和产业优势,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交流心得等形式,大力开展种植业管理技能、林果业管理技能,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聘请市级的有关方面专家等与学员开展“一对一”或集中授课,组织村干部和“致富能手”等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答疑解惑,增强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

  在下溪乡葡萄园区实地培训,铜仁职院教授顾昌华采取发放资料、口头讲解及现场试验的方式进行,从怎样栽培能减少病虫害、葡萄什么气候易发病、怎样施肥、如何配药及每月怎么防治病虫害、如何选种、怎样管理、如何提高葡萄种殖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耐心、通俗易懂的讲解,并与学员们在葡萄园区进行剪枝、施肥、配药操作,同时,采取“一对一”提问方式解答学员门的技术难题。通过培训,村干部及葡萄种植大户不断提高了霜霉病及白腐病等防治技术等难题,大大的提高了村干部、葡萄种植户及准备种植葡萄农户的信心和决心。

  请上来 理清思路谋发展

  该区通过举办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培训,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领头雁”作用中更加明显,能够更好的用活用好政策,抢抓精准扶贫机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自我造血功能。

  目前,村干部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决战脱贫攻坚信心更加充足。一是找准了路子,该区每个村根据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发展基础,村干部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精准施策,研究确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差异化、特色化的脱贫增收之路。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村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抢抓脱贫攻坚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政策,落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通过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带头发展产业,带头创办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抓集体经济更加明显,以各村特色主导产业为载体,切实把群众发动起来,资金聚集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网站首页 | 网上投稿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本站原创信息资料,版权所有。尊重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办: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花垣党建网  湘ICP备15017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