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须从基层之小窥全局之大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作者:重庆市潼南县古溪镇人民政府 刘潺潺 时间:2017-03-08 13:24:58《世说新语》中有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此后,人们就用“管中窥豹”来形容只见到事物的一部分,认知上存在片面性与不准确性。
在基层工作中,不少干部也存在着管中窥豹的行事弊端。有的干部心无大事,胸无大局,只求把手上的业务工作做好,不想为全篇谋布局;有的干部说一就是一,不会举一反三,不能以小见大。将思维与视野局限于一管之中,而不能见微知著,知其全局。致使在工作中,常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以转化形成经验,难以更进一步。因此,基层干部应掌握见微知著的本领,从星星之火,见莽莽燎原;从民意闲谈,见施政利否;从基层之小,见家国之大。
窥作风苗头,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不矜细行,必累大德。”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家书》中记载,因为做梦梦到有人得了一笔额外的财产,自己很羡慕,早上醒来之后,觉得自己很可耻,于是对自己痛加指责,并以身为范,告诫子孙慎独慎微。“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作风问题就像是肌瘤顽疾,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大的反弹性。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作风问题无小事”,就是要抓小抓严,多从细小的言行举止中见人见事见思想,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衣袖。
窥民心所望,明施政所向。“政去人声后,民意闲谈中。”群众是政策方针的最终承受者,更是施政利否的直接感知者。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有的干部群众意识不强,习惯于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办公室里搞调研,会议室里听汇报,听不到百姓心声,访不到民间实意,自然难以了解民心所望。“政之所向,在顺民心。”领导干部要真正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就要做到从一线了解情况,从民声中发现情况,从反映中重视问题,重视群众呼声,增强基层百姓的政策知情权、定策参与权、施策话语权。
窥事业发展,从细微之处明导向,从毫厘之中看乾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把握大局大势,服从服务大局。可能有些基层干部认为,大局大势离他们很遥远,但是基层是“上接千条线,下穿一根针”的关键枢纽,往上对接着各方各面的工作,往下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也都服务于大局。如果不增强大局意识,掌握大局观念,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吩咐一事,办妥一事,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能前瞻性思考方针。因此,领导干部要具备从基层之小窥家国之大的本领,以全局思维尽好一方之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