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积极探索“党建+脱贫攻坚”新路径
文章来源: 作者:编辑2 时间:2017-03-06 09:51:13建强组织,凝聚合力。首先,成立了萧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下设综合协调、资金保障、组织保障等6个工作组。26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分别由一名县级干部牵头负责,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及责任人,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扶贫办在原有7名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16名编制,抽调10名副科级干部到扶贫办挂职;乡镇设立了扶贫工作站,新增50名编制,确保每个乡镇配足5名工作人员;各行政村设立了脱贫攻坚工作室,并配备2名扶贫专干,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先后开展精准脱贫推进月活动和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再提升”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细化到村到户项目清单,全面落实帮扶措施,健全脱贫档案,压实帮扶责任,激发内生动力。
健全机制,夯实责任。萧县把脱贫攻坚列入县委县政府“710”工程,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奖惩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定了《萧县2016-2020扶贫开发规划》,出台了《萧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萧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等26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26”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制定扶贫对象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明确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建立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制度,每月2日召开脱贫攻坚专题汇报会,实行“月调度、月点评”,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听取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点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讨论研究热点难点问题。此外,还建立了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了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同时,全面拉紧了“县级部门为脱贫攻坚帮扶主体,乡镇党政班子为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村两委为脱贫攻坚实施主体”的主体责任链条,出台了《关于严明精准扶贫工作纪律的通知》《萧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优化队伍,打造“尖兵”。萧县87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共有242人,其中有中央企业1人,省直单位6人,市直单位19人。选派87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贫困村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与县直单位责任人、乡镇班子成员、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第一书记组成87个扶贫工作组。研究出台《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和正向激励意见》,积极为扶贫干部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优秀干部到扶贫开发岗位工作,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鲜明导向,县直单位具备脱贫攻坚工作经历或有担任村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工作队长)经历的,优先提拔使用。






